数学疑难题(数学疑难题及答案)

wzgly

本文目录一览:

找一些五年级下期的一些数学疑难题

龟兔进行10000赛跑,兔子的速度是乌龟的5倍。当他们从起点一起出发后,乌龟不停地跑,兔子跑到某一点开始睡觉。兔子醒来时,乌龟已经领先兔子5000米,兔子奋起直追,但乌龟到达终点时,兔子仍落后100米那么兔子睡觉期间,乌龟跑了多少米?绕湖一周的距离是24千米,小张和小王从湖边某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。

爷爷对小明说:“我现在的年龄是你的7倍,过两年是你的6倍,再过若干年就分别是你的5倍、4倍、3倍、2倍”。

一道颇具挑战性的小学五年级数学题是这样的:给定分数13/2,17/5,15/4,它们可以转换为具有相同分母的分数:13/2=130/20,17/5=68/20,15/4=75/20。由此可以得出,17/5大于15/4大于13/2。另一道题目要求找出34和15的最小公倍数。最小公倍数是能被两个或多个数整除的最小正整数。

小学题到什么程度了我还真不知道………只能找一些了,不知道能帮到你吗 活动一:(1)猜年龄的谜题 甲问乙的年龄,乙回答说:“我的年龄被3除,余2,年龄被5除,余4,年龄被7除,余1。

判断。(对的在括号内画“√”,错的画“×”,共10分,每小题2分)11.大于0.9997而小于0.9999的小数只有0.9998。( 错 )12.一张长方形彩纸长21厘米,宽15厘米,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,再从余下的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。这时纸的长是6厘米。

数学疑难题(数学疑难题及答案)

数学疑难问题

困惑一:观念陈旧,方式封闭 对策:发散思维,实行开放式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,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名义上是开放式的,教师主动让学生回答问题、动手操作等,学生与教师的合作使教师很满意。然而,这种过于统注重封闭的教学都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,不但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散,而且在心理上依赖或习惯于跟着老师走。

向量CF=向量CA+向量AF=向量AF-向量AC=1/2向量a-向量b 解析向量问题,最好随时准备一个草稿本供画图用,画图法比较明确。解决向量加减法问题,常用的方法是平行四边形法,方法内容可参考课本或网上资料。

关于完全数的研究一直是个未解之谜。截至2013年2月6日,经过数学家们的不懈探索,已知的完全数总数仅为48个。这些发现并非易事,每增加一个都代表着数学领域的一次突破。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是,至今为止发现的所有完全数都是偶数,这使得人们不禁思考是否存在奇完全数。

无论是4n还是(4n+2),它们都能被2整除。因此,4n÷2=2n,(4n+2)÷2=2(2n+1)÷2=2n+1。由于n小于B,所以2n或2n+1也都小于3B+1。这意味着,把任意奇数B与3相乘的积加上1后,总是得到一个偶数。用这个偶数除以2的结果是越来越小的自然数。

Q有没有奇完全数?A奇怪的是,已发现的48个完全数都是偶数,会不会有奇完全数存在呢?如果存在,它必须大于10^300。至今无人能回答这些问题。尽管没有发现奇完全数,但是当代数学家奥斯丁·欧尔证明,若有奇完全数,则其形式必然是12^p+1或36^p+9的形式,其中p是素数。

疑难解答,四道超级难的数学方程题。

1、解:货车每小时行的千米数:384/4-90=160-90=70km/h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的只数相同,两种动物的腿加起来一共有48条,鸡和兔各有多少只?解:鸡和兔各有的只数:48/(2+4)=8即鸡和兔各有8只。

2、我们知道所有物理学的原理、公设、假设都源于基本物理概念,由于研究对象的差异,这些物理概念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,科学家们应用数学方法对这些概念进行描述,并用数学方程式计算各种物理量的关系,就是说物理学中的数学方程式无法脱离物理概念而独立存在。

3、第一,数学。数学考的不错,满分100分,我考了99分,那一分失分在哪儿呢?源于一道填空题。那是一道方程题,老师讲过的类型题,但还是由于我的不细心导致失分。平时我的辅导班老师都说,我很聪明,但失分就失在不认真上面。

请教小学数学问题,求高手解答,要有详细步骤哦~

1、原来的(长+宽)=(20+1)/1=21m,所以,原来长方形的周长=21×2=42m;看上图就明白了。上面的长方形和右边的长方形加2个小正方形合起来是个宽是1m,长是原来长方形的(长+宽)。

2、00或九点整 12:30或十二点三十分 4:30或四点三十分 解析:首先看时针(短粗的那条)指向几就是几点,如果指向两数中间那么就选择小的数(如指向4和5中间,我们认为是四点)。

3、X^2-(20-X)^2=40 X^2-(400-40X+X^2)=40 40X -400=40 40X =440 X =11 20-11=9 大正方形的边长为11厘米,小正方形的边长为9厘米。

4、做这个水桶至少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片,就是求这个圆柱形的表面积(一个底面的面 积+一个侧面的面积)。

5、则上层的书为7/8x本。(7/8x+12):x=5:4 5x=4(7/8x+12)5x=5x+48 x=32 解得下层为32本,则上层为32×(7/8)=28(本)上层书为28本,下层书为32本。通过观察这道题,可以得到数量关系式为:毕业后甲校人数:毕业后乙校人数=8:7 解:设每份为x,则甲校原来有6x人,乙校原来有5x人。

6、最后一排是90个座位,倒数第二排就是88,倒数第三是86···以此类推 总共30排 要确定一共多少座位,首先需要求得第一排有多少个座位,这里介绍一种有趣又不容易错的方法。

数学疑难题集合

1、从甲地到乙地每隔45米安装一根电线杆,加上两端的电线杆一共21根。现在改成每隔60米安装一根电线杆,如果两端的两根不必移动,中间还有多少根不必移动?总距离=(21-1)*45=900 [45,60]=180, 即只要是180整数倍的地方都不要移动。

2、子集{-2}、{4}、{-2,4}、{空集} ,真子集是:{-2}、{4},空集。(这里有个公式:一个集合里有n个元素,那么它的集合数是2的n次房。这题集合里有{-2}、{4}两个元素,那么它的子集数就是2的平方,就是4个。那么它的真子集数就是4-1=3个。

3、{5},{1,5}{1,3},{1,3,5} 2 a大于二为空集,小于二交集不只2这个元素。

4、所以集合A={1,-1},C(A)=2 若 C(A)-C(B)=1,则集合B中只有一个元素,即B中的方程只有一个实数根 若 C(B)-C(A)=1,则集合B中有3个元素,即B中的方程有3个实数根 这是本题的解题思路,因为在这里讲题目不方便,如果还不清楚,请关注我,我可以为你答疑讲解。请采纳。

5、答案: 解:设参加数学又参加物理的学生为x人;那么x最多25即 x=25 又数学加物理的人头数 32+25=57 学生数50 57-50=7 即最少要5个人参加2项 所以综合起来: 7=x=25 A={x|x-3x+2=0},B={x|ax-2=0}且 A∪B=A, 求实数a的值 组成的集合C。

6、把1到50进行分类,分成被7除余6和整除7类,余1的有{1,8,15,22,29,36,43,50}余1的有8个,其它都是7个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夏雨信息港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